作為地質監測、工程安全領域的關鍵設備,GNSS位移監測站憑借其高精度定位技術,通過云端算法預判風險,實現提前預警,未雨綢繆,保障工程安全。
一、基礎認知篇
Q1:GNSS位移監測站與普通GPS有何區別?
A:傳統GPS精度約5-10米,而GNSS監測站是采用差分RTK技術實現的毫米級位移監測產品,靜態精度(差分模式):水平±(2.5mm+1ppm),垂直±(5mm+1ppm),適用于毫米級形變監測。
Q2:設備核心由哪些部件構成?
A:典型配置包含:
? 雙頻GNSS天線
? 高精度接收機
? 氣象傳感器
? 太陽能供電系統

云境天合TH-WY1GNSS位移監測站
二、應用場景篇
Q3:哪些領域急需部署監測站?
A:主要應用于:
① 地質災害預警(滑坡/地面沉降監測)
② 橋梁健康監測(實時追蹤墩臺位移)
③ 高鐵軌道監測(確保無縫鋼軌穩定性)
④ 礦山邊坡監測(預防塌方事故)
⑤ 超高層建筑沉降觀測
Q4:監測頻率如何設置?
A:根據場景動態調整:
? 地質活動活躍區:1秒/次采樣
? 常規工程監測:5-15分鐘/次
? 超高頻需求可定制毫秒級采集方案
三、選型攻略篇
Q5:如何選擇適合的設備型號?
A:重點考察:
① 精度等級:是否滿足項目規范
② 防護等級:IP67以上防水防塵,適應野外環境
③ 通信方式:4G/NB-IoT/LoRa多模可選
④ 云平臺兼容性:是否支持標準API數據對接
Q6:有哪些類型?
A:根據配置需求進行選擇:
? 入門型監測站:單星座定位,基礎功能
? 專業型監測站:多星座融合,支持網絡RTK
? 定制型系統:包含預警平臺開發
四、運維管理篇
Q7:安裝需注意哪些要點?
A:關鍵步驟:
①周圍都不能有高大建筑物,如果無法避免也應遠離至少20米以上。
② 基準站與測量站之間的間距(基線距離)推薦小于500米,最大不超過2KM,并且盡量選擇同海拔安裝。
③ 基準站與測量站之間盡量可視,如無法完全可視也要避免存在高墻、建筑物等遮擋。
Q8:數據異常如何處理?
A:常見問題排查:
① 多路徑效應:調整天線位置
② 信號失鎖:檢查衛星可見性
③ 通信中斷:測試SIM卡信號強度
Q9:設備維護周期多長?
A:建議:
? 每月遠程檢查數據完整性
? 季度現場巡檢(清潔設備、校準傳感器)
? 年度全面維護(含固件升級)
Q10:如何解讀監測報告?
A:重點關注:
? 位移速率:是否超過安全閾值
? 變形趨勢:加速/勻速/減速變形
? 空間分布:變形區域是否集中
GNSS位移監測站的投資回報周期通常在3-5年,通過災害預警可避免重大經濟損失。建議結合項目規模選擇具備持續算法優化能力的供應商,讓毫米級監測真正守護工程安全生命線。
更多位移監測設備,可聯系我們定制
本文地址:
http://m.mycollabro.net/technology/1427.html